以明月之心赏月
皎皎明月,是静美的处子。在月华的轻纱中,一切都是静美的。远山、河流,花草树木、城市乡村,男女老少,都受了月华的静美的洗礼——披着轻轻的、柔柔的乳白薄纱——他们早已将日间的繁忙浮躁、忧思愁绪一同交给落日,远远地带走。 夜半赏月,沐浴在温润的月华中,恰似与温情的恋人对语,又仿佛在和久违的知己漫步。心是透明的,情是无瑕的,清香氤氲,气定神闲,无牵无挂,无怨无愁。
景,是静美的月,是静美的。人,此时此刻也该是静美的。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此刻的苏轼、张怀民在空明的月色中,澄澈如水,被贬的忧伤已被与友人共赏明月的闲适怡然所取代。他们此刻因月色而静美。大概苏子最懂得只有以明月之心赏月,才不失赏月之真吧。 白天,尘世太多的光与色,很容易迷乱人们的眼神太多的声与响,最容易扰乱人们的听力与情思。 人们需要在月华的静美中得到心灵的澄澈,澄澈如月色的空明。 神奇的大自然,用太阳的炽烈与火热昭示着人们,也用月亮的温情和平静启发着众生。阴与阳,动与静,张与弛,刚与柔,来与去,得与失,远与近,盈与亏,悲与欢,离与合,恒定与变化,短暂与长久,浓与淡,明与暗,黑与白……这些都是我们需用一颗澄澈之心去领悟才能感受到的大自然的神奇与深邃。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又是一个明月夜,还是那位苏子,他最懂得皎皎明月的静美之趣。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谁说思念之情不深?谁又能说情之痛心之苦不真?明月可以为苏轼千古作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之心若明月——温润而皎洁,澄澈而静美。 古今如苏子者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