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支部书记先进事迹
农村支部书记先进事迹(一):
XX,男,44岁,中国共产党党员,县籍。他有大学学历,现在是县天山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多年来,他将全部精力和热情投入到他热爱的事业中。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党交出了越来越好的答卷。多次受到县、乡表彰和奖励,被评为“优秀民营企业家”、“诚信企业”、“守合同守信用先进单位”。国强同志当选为第十二届县政协委员、第十三届县人大代表。
一、坚定梦想信念,树立党员形象
党员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岗位形象。一个党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为群众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作为一名私营企业家,他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或间接、部分或完全影响到同志们的创业活力。因此,他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坚持不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工作,以科学发展观充实政治头脑,增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在日常工作中,他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衡量和约束自己的言行,不断增强党的观念,加强党性修养,按照党章规定履行党员义务,,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落实党的决策,珍视党的光荣称号,坚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用职工的自励精神,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保持党的团结统一,努力完成党的各项任务。以每一位老党员、优秀党员为自我的镜子,树立自我人格魅力,努力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出表率,发挥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与同事相处时,他总是以"善待他人"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通过自己把党组织的温暖传递给每一个同事。在参加组织活动时,例外的是,在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时,他总是积极进取,不计得失,用自己的爱心让员工感受到党的温暖,用
你的言行鼓舞身边的同志,让“党员”的光荣称号照耀自己。
第二,艰苦奋斗
随着改革开放的声音,他取得了进步,并在改革开放的第一线投入了资金。20世纪80年代初,我父亲开始从事家庭车间制冷生产。从一个人到几个人,再到十几个人,他知道自己一路上流了多少汗。当他接管他父亲创办的小工厂时,他不愿意继续下去。想到他参观过的大城市和看到的大企业,他陷入了沉思。制冷行业的生产门槛不高。只有本地区有几家小工厂。如何走自己的路,实现跨越式发展??他结合自己的情况,下定决心以强人的意志扩大经营规模,向大企业学习,高薪聘请工程师,拜访和咨询大学教授,学以致用,万事精通,积累一点,,并在自己的企业中培训熟练工人。经过多年的积累和艰苦探索,他终于开发出了一系列的配方,一个人在竞争性的气泡冷却系统中的空间正在被销售到全国各地。
几次艰苦的工作,几次收获。经过多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天山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拥有固定资产500多万,员工70余人。生产三大品牌20多个系列,产品辐射全国大半地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人员的增多,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如何高效有序地管理企业已成为摆在他面前的难题。经过对外国企业的考察,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他深刻认识到,加强管理,除了要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外,还要建立坚强的党组织,,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企业得以发展壮大。为此,他主动要求党委在工厂成立党支部,把党建工作延伸到企业生产线。党支部成立后,作为党员,他带头遵守支部的组织制度和决策,积极参与支部的活动,从不干涉支部的事务。在活动经费方面,充分保证了日常生产经营与党建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促党建”的双赢目标。非公有制政党建设的自我出路。
第三,财富创业苗圃的领导者
天山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已经从总资产数万元的小工厂发展成为固定资产数百万元的大工厂。除了自己的努力外,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广大员工的辛勤工作。企业发展壮大后,他始终不敢忘记与他日夜共事的员工。率先实施职工薪酬福利制度改革,积极推行计件工资,大力提高工资标准。对技术人员进行分级考核,发放技术补贴,鼓励创新。在管理上,注重以人为本,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近年来,大量资金投入到改善设备而非人工操作、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从不拖欠员工工资、亲自讲解物流、提高标准、改善员工膳食、准备节假日福利等方面。多年来,劳资关系一直是和谐的,从未发生过纠纷。实现了就业与企业的共同促进。目前,有70多人受雇于工厂。
四、愿意贡献和回报社会
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他已经富裕起来,但他没有忘记为党分担忧患,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他的企业已经安置了70多名工人,其中许多是贫困农民和残疾人。每年他都主动缴纳国家规定的各项税费。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中,他主动捐款1万元,缴纳1000元专项党费。近年来,他通过各种渠道捐款10多万元,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员工的先进性。
农村支部书记先进事迹(二):
XX,男,关华村人,1969年8月出生,大专学历,2000年7月加入,自2000年起担任村支部书记,荣获区优秀委员、市优秀支部书记、区";五类秘书”和其他荣誉称号。在同志们的领导下,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冠华村位于冠华乡西部飞龙关外,是该区的偏远山区。丝绸之路贯穿其间,东至飞龙关,南至县城,西至高桥关,北至远眺。辖4个村民小组、104户、300人。过去,该村是一个落后的村庄,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旅游、供电和观赏困难。这是一个思想松散、群众矛盾较多的问题村。然而,近年来,在冠华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村支部、村委会一批人的领导下,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出门可以坐车,这已经改变了几十年过去的百年,肩并肩、背靠背的现状改变了“双耳不闻外事,一辈子只耕门前山”的历史。截至2013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07元以上,年均人均收入增长356元。农民的收入水平已经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