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读后感500字 电影《詹天佑》观后感
詹天佑读后感5004篇(全文),詹天佑读后感500字(五篇),詹天佑读后感500字,詹天佑读后感:爱国从小事做起
詹天佑读后感
题记:
铁轨延伸之处,便是民族脊梁的印记。
引言:
翻开中国近代史的篇章,詹天佑的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中国铁路发展的黎明。他不仅是我国首位铁路工程师,更是"中国铁路之父"的象征。在那个列强环伺、技术封锁的年代,詹天佑以非凡的智慧和坚韧的意志,用一条京张铁路打破了"中国人不能自建铁路"的妄言。他的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爱国情怀不仅在于口号,更在于用行动践行责任与担当。
推荐阅读:詹天佑读后感500字
本论1:
詹天佑的爱国精神,首先体现在他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1905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但外国工程师曾断言"中国地势复杂,无法修建铁路"。面对质疑,詹天佑没有退缩,而是带领团队深入实地勘测,用三个月的时间绘制出精确的线路图。他顶着"中国不能自建铁路"的嘲讽,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人的能力。这种不畏强权、勇于突破的精神,正是爱国者最宝贵的品质。
本论2:
其次,詹天佑在技术上的创新突破,展现了他作为工程师的卓越才能。面对八达岭段的陡坡难题,他创造性地采用"人"字形线路设计,将火车分为两部分,利用重力辅助上坡,这一方案不仅节省了成本,更体现了中国智慧的独到之处。他坚持"精确测量、科学施工"的理念,亲自参与每一个技术细节,甚至在隧道施工中,为了确保安全,他亲自下井测量。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让京张铁路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程之一。
结论:
詹天佑的故事让我明白,爱国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命运的实践。他用一条铁路连接了北京与天津,更用一生的奋斗连接了中国与世界。在今天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传承这种精神:在面对挑战时,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在追求技术时,要有精益求精的态度。正如詹天佑在《铁路工程师》一书中所言:"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