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一):
I.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的理念,结合农村中学办学宗旨,一是为高等学校输送优秀学生,二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促进家乡经济建设,实现和谐社会。在有效利用省级教材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开发地方教材,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二培养目标
(一)培养学生真正了解自己。
(二)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学会辨别是非。
(三)培养学生学会沟通与合作,学会生存与生活。
三、课程实施
(4)课程教材及班级分配:成功培训、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
1.民族团结教育(5学时)
七、八年级一册,九年级五学时。
2. 法律教育(6学时)
七年:药物滥用的危害,抗药性方法,为什么不吸毒?(2学时)义务教育法相关知识(2学时)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2学时)。
八年:互联网的危害(2学时)、青少年犯罪法(2学时)和处理学生伤害的措施(2学时)。
九年:宪法材料(2学时)和公安条例(2学时)以及《教育法》第五章中的材料(2学时)。
3. 安全教育(4学时)
七年:如何创建和谐学校四学时。
八年:一学时用于食品、电力、交通和学校安全。
九年:传染病、山体滑坡、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一学时。
4. 其他材料根据实际课时安排。
(五)课程实施方式:以课堂教学体系的形式进行教学。
学时分配:每周2学时,本学期共32节课。
四、学校教师和学生
(6)农村学生简单,沟通能力弱,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差,缺乏成功感。教师热情、精力充沛,缺乏学科教学经验。
五、地方课程评估
(七) 评估数据:当地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计划。
(VIII)教师本地课程教学评估
1。体现以问题为主线的“四学”教学模式
2。注重德育渗透和情感熏陶,特别是民族团结教育
3。目的明确,目标具体恰当,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4。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构合理,多种方法相结合,灵活运用
5。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面向全局,启发思考,及时反馈和纠正
6。注重实践技能、创新技能和综合技能的培养。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二):
指导思想:根据地方课程的教学特点,以新课程标准和临沂市小学常规教学为基础,在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全面贯彻课程改革精神。在教学中,结合我校的教学实践,利用当地或附近的地理概况、发展变化、当地风俗和自然风光对学生进行影响和教育,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家乡,更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材:一、地方课程要求二。白卓镇周边地区概况。
学习情况分析:由于我校地处农村,学生接触少,知识有限,年龄偏小等原因,学生对家乡的地理概况、地方风俗、专业等情况了解甚少。
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本地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家乡的相关知识。异常是对家乡风土人情的掌握,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和丰富,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方法和措施:
1。通过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
2.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思想情操。
3. 加强自身业务培训,多读书报,多读本学科专业杂志,不断提高本学科知识水平和应对能力。同时,我们还应参与各种形式的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4. 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多种体验式学习方法,让学生愉快地开展学习活动。同时,利用多媒体、课外活动等资源,帮助学生拓宽和获取信息资源,为学生获取各种信息和知识、提前收集信息做好准备。永远不要打一场毫无准备的战争。
第二部分:小学四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i.教学目标和任务: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安全意识,掌握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 乐于交际,融入团体生活。在谦逊友好的交流中体验友谊。
3. 懂得珍惜生命,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4. 学习礼貌用语,做一个有礼貌的听众。
5. 拓展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文化学习,了解和热爱家乡。
6.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愿意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懂得爱护和保养身体,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7. 树立"居安思危"的国防观念,激发爱军习武献身国防的思想感情,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II。主要教材:
特殊教育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和安全法制教育。教材全面,形式新颖,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体现了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改变对未成年人的人文关怀方式,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不断提高处理成长性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知识分析:
1。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卫能力较差。
2. 合作和创新技能需要提高。
3. 需要加强数据收集能力。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倡探究、讨论和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
2. 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感知、体验和改进的机会和平台。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三):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观念、教育手段的更新,对现代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唯一的例外是对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手段有更高的要求,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形式的需要。以提高学生的整体速度。地方课程计划专门制定:
总体目标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安全意识,掌握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 乐于交际,融入团体生活。在谦逊友好的交流中体验友谊。
3. 懂得珍惜生命,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4. 学习礼貌用语,做一个有礼貌的听众。
5. 拓展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文化学习,培养创新精神